5月28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干部職工赴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北京農機試驗站,開展了一場富有教育意義的紅色教育活動。
首先,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了試驗站的基本情況,講述了試驗站主人公陽早和寒春的故事,并觀看了他們的紀錄片。幾十年來,這對來自美國的夫妻倆從陜北到西安,從西安到京南,從京南到京北,陽早、寒春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工作了一輩子,他們被親切的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們以養牛為載體,踐行者解放全人類的信仰,他們為推動中國奶牛養殖機械化和牛品種改良做出突出貢獻,使貧奶的中國人民提前至少10年喝上新鮮牛奶。
參觀首站是陽早、寒春生平事跡展廳。136張珍貴歷史圖片和60余件實物,立體呈現了夫婦二人樸實而偉大的一生。在講解員生動的敘述和豐富的圖文、文獻及實物資料引導下,大家深入了解了陽早、寒春感人至深的事跡及其為中國農牧業發展所建立的卓越功勛。展覽深刻詮釋了他們純粹的革命信仰、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和忘我奉獻的崇高精神。展廳內鐫刻的寒春語錄,字字鏗鏘,振奮人心:
“從小我媽媽就培養我們不怕苦不怕累,她總說:‘你要堅持真理,找到你自己認為對的,要堅持。’”
“我們在中國待了一輩子,不是為了養牛,而是為了信仰。”
“世上的事,只要你下定決心并用心去做,一定會變得有意思,并成為你的專業。我覺得我不屬于任何一個專業,我做的任何事都是我的專業。”
隨后,大家參觀了陽早、寒春夫婦的故居。故居完整保留了兩位老人生活原貌,包括日常起居的客廳、臥室、辦公區域以及助手辦公室和工具間。這些簡單樸素的陳設,無聲地訴說著他們生活的點滴,蘊含著高尚情操,生動體現了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置身其中,大家仿佛穿越時光,切身感受到他們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對黨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有了更為深刻和直觀的理解。
活動最后,大家參觀了試驗站的機械化奶牛養殖基地。在工作人員的專業講解下,大家親身感受了現代科技在農場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帶來的養殖效益顯著的提升。這個基地至今仍延續著陽早、寒春當年的設計精髓和管理理念,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持續生產著高品質的牛奶,生動詮釋著信仰與科技的傳承力量。
此次以“參觀陽早寒春故居、奶牛場和農業科普”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為全體參與者上了一堂極其生動的思政課。陽早、寒春夫婦堅定純粹的革命信仰、艱苦樸素的作風和忘我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參觀者的心靈。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紛紛表示要將這份感動轉化為實際行動,認真學習他們堅守信仰、不懈奮斗的偉大品格,把陽早、寒春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融入到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為實現行業和國家的發展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