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在印尼的電池工廠由其子公司 CBL 國際發展(CBL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負責建設。合資項目的另一方是印尼國有公司 IBC(印尼電池公司),其本土名稱常為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IBI)”,旨在為印尼電動汽車建立電池供應鏈。位于西爪哇省卡拉旺的工廠計劃于 2026 年底投產,初始產能為 6.9 吉瓦時(GWh),后續將擴建至 15 吉瓦時。
據當地媒體報道,卡拉旺工廠占地 3000 公頃(約 3 萬平方米)。該生產項目預計將在現場創造 8000 個新就業崗位,并推動 18 個關鍵基礎設施項目的發展,包括一座多功能港口。
寧德時代印尼工廠的奠基儀式吸引了印尼聯邦及地方政府部長出席。官員們重申,該工廠產能將擴展至 15 吉瓦時,政府還補充稱,其目標是將業務延伸至固定式儲能電池生產領域。
印尼能源部長巴利爾・拉哈達利亞(Bahlil Lahadalia)表示:“若配套太陽能組件電池,該工廠總產能可達 40 吉瓦時。” 他同時指出,與項目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中。官方確認,該工廠生產的電池電芯將同時供應國內和海外市場。
Industri Baterai Indonesia(IBI),又稱 Indonesia Battery Corporation(IBC),2021 年成立,總部位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專注于電動汽車電池(BEV)和電動汽車(EV)生態系統業務。公司已與寧德時代旗下普勤時代、ANTAM 簽署協議,共同投資建設總金額不超過 59.68 億美元的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涵蓋鎳礦開采和冶煉、電池材料、電池制造和電池回收等環節。
印尼擁有全球較大比例的鎳資源儲備,該國政府積極吸引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雅加達政府正將這些原材料儲備與鄰近的內陸工業流程(如鎳加工、正極材料、電池生產和整車工廠)協同開發。2024 年,現代汽車(Hyundai)與 LG 新能源(LGES)已在印尼投產一家電池電芯工廠,而現代早在 2022 年就已在印尼開設汽車工廠。
寧德時代是一家成立于 2011 年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總部位于福建省寧德市。公司在全球已設立六大研發中心,十三大電池生產制造基地,寧德基地、宜賓基地、溧陽基地為全球燈塔工廠,同時宜賓基地是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從 2017-2024 年連續 8 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2024 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連續 2 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 年,公司實現收入 3620.13 億元,歸母凈利潤 507.45 億元。
寧德時代印尼工廠的落地,不僅是中印尼新能源合作的里程碑,更勾勒出全球電池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圖景。依托印尼豐富的鎳資源與政策紅利,這座工廠將成為連接 “礦產 - 材料 - 電池 - 整車” 全產業鏈的樞紐,既為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產能支撐,也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 “資源國 + 制造端” 協同發展的創新范式。隨著 2026 年投產節點的臨近,這場由電池產能擴張引發的產業共振,正推動印尼從資源輸出國向新能源制造強國跨越,同時也讓寧德時代的全球化布局在 “一帶一路” 框架下展現出更深遠的戰略價值。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自媒體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僅供參考、交流。若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